唸大學,可以是選擇,而非必經之路

這一個多月來,也許是我人生中最多變化的一個月吧,從推掉很棒的機會,到念期末考念到一半突然決定要休學,在旁人眼裡也許是一連串的暴走期,可是對我而言,某個角度我卻又覺得很理所當然。就用這篇文章記錄此時此刻的心情吧,最後一科報告結束,新頭殼的實習也結束了,其實對未來我沒有任何規劃卻又躍躍欲試。

休學,其實是一個過去從來沒有被我考慮過的選項,因為念完大學拿到畢業證書,對我或大部分的台灣人而言,就像是一條必經的路,不需要去思考它背後的理由,對我們而言,唸大學甚至研究所,是必經的而非選擇,你可以選擇不同的科系,但你不能選擇「不念」,這是我過去的想法。

但有一天,在我協助學生會辦完電子投票後,突然得知下週是作業研究期末考的噩耗,經過考慮我很認命地拿起課本走進自修室開始苦讀,讀著讀著我的腦袋裡突然冒出了許多的問號:

大學,是一條必經的路,真的嗎?

過去三年,我真的有認真的學到東西嗎?

唸大學,是為了獲得知識還是那張畢業證書呢?

這學期我因為想加強英文的關係,所以和一個挪威的朋友每週都會用英文聊天,在跟他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許多國外的事情,我們聊過汽車駕照、天氣、影集、教育等等議題,而在討論教育這件事情時我真正的感受到震撼,當時我詢問她關於挪威有多少人會唸大學的問題,而她用一種十分理所當然的語氣回答:「不多,通常唸大學就真的是要做研究,有很多人選擇去當學徒學得一技之長」,在他的語氣中,唸與不念大學,都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
是因為和她的討論,讓我開始反思「大學,真的是一條必經的路嗎?」

我很確定對於資訊管理系我是有興趣的,我喜歡電腦科學,也喜歡商管的知識,我希望能將這兩者融合,但仔細反省過去三年,我有認真在哪一門科目上面嗎?沒有!仔細想想,唸大學對我的意義,就只是在於那張畢業證書,以及它上面的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」幾個字罷了,說得更直白些,我的潛意識裡其實把畢業證書當成免死金牌,以為只要順利畢業,我的人生就可以一帆風順,用這張畢業證書去迴避我真正該面對的問題;過去的三年,其實我沒有花功夫在任何一門課上面,只是為了這張畢業證書,為了社會的期待,為了許多和自己無關的理由而待在大學裡罷了。

並非要宣揚大學無用論,相反地我認為大學有它存在的意義,在這三年中我了解到唸大學是有它的意義存在,如果你有真正去學會那些知識,對於未來的發展絕對有幫助,但這是指知識層面的,而非那張畢業證書對你的未來有幫助。

既然大學有它的意義存在,也確實對未來有幫助,那為何我選擇休學呢?這不是很矛盾嗎? 是呀,很矛盾,但這世界上有兩個東西經常被搞混,那就是「知道」和「體會」,許多事情我們都知道,我們知道家人不會一輩子在身邊,應該要多花些時間陪家人、我們知道學習對自己絕對有幫助、我們知道不該輕易放棄,堅持到最後總會成功的,但我們卻不曾體會過,以學習來做譬喻就像是你記得一項知識,但沒有真正使用過、體會到痛點,你沒辦法對知識融會貫通,對於許多的事情我們僅止於知道,卻沒有體會到,所以過去的三年,我知道大學有著豐富的知識等待我去挖掘,但過了三年我卻什麼也沒有做。

過了三年我什麼都沒有做,反而自己學習了許多事物,我有理由相信最後這一年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,我依舊沒有體會到這些知識的力量和重要,我只是知道而已,那為何不試著做些改變呢?休學兩年,也許兩年後會明白知識的重要,因此回到大學校園把這些知識認真的學會在畢業,至少兩年後我是用認真的態度去面對大學,而不只是為了拿畢業證書而唸大學;如果兩年後我依舊沒有明白知識的重要或是社會的現實,那我有什麼必要再回到大學呢?

其實對我而言,休學的這兩年更像一種 Gap Year,我不知道也不預設兩年後我會回到校園,順其自然而已,這不是一種對大學體制的反叛,而是一種「我想找到我唸大學的動力」,過去我認真的唸統測,因為我真正體認到這個社會的現實,但現在我卻只是沒有真正「體認」到為何要念大學;而這也是為何我支持統測考完後,先去工作或做任何事情 1 – 2 年在唸大學的原因,難道過去連續唸 12 年的書還不夠嗎?比起立刻唸大學,更重要的是明白「你為何要念大學」,才不會讓你在大學的這四年只為了畢業證書而念,入寶山卻空手而回,至於晚別人幾年畢業,說實話這根本沒什麼(笑),雖然過去的我也很擔心這件事情。

唸大學最常見的兩個原因,一個是為了學習知識,但很明顯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為了這個原因而來,另一個則是為了畢業證書和學生的種種優勢。

最常見的說法不外乎大學畢業工作比較好找、薪水比別人高、這個社會歧視沒有唸大學的人、藉由大學認識更多朋友、體驗大學生活等等,這些我都想過,但理性的思考後這些對我而言都不是關鍵的要素,固然在大學可以認識很多朋友,這是一個因素,但不夠關鍵,其他的原因也是如此。

大學畢業工作真的比較好找嗎?薪水就一定比別人高嗎?歧視這種說法背後潛藏的就是「把畢業證書當護身符」,我討厭這種消極思維,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能力,難道所有的公司都會因為你沒有大學畢業就不錄取你嗎?對企業來說能力很難被察覺,所以當你剛進入職場時,企業選擇用學歷來猜測你的能力,但當你經歷過第一份、第二份工作後,學歷就只是拿來說嘴的東西罷了,企業看的就會是你的能力了,能力才是決定你薪水的關鍵,而非大學學歷。固然在少數公司他們會用學歷、學校來判定你的能力,但這種公司我也不屑去,我要思考的應該是「能力夠不夠」、「有沒有展現出能力」以及最重要的「這項能力能不能幫公司賺錢」,而不是「學歷夠不夠好」。

當所有理由都思考後才發現,一向自詡跳脫框架的我原來也被框架困住三年,真心佩服那些可以在高中畢業後就果斷決定不念大學的朋友,他們並非沒有能力考上一間好大學,而是他們真正明白大學唸不唸只是一種選擇,沒有好或壞,它就只是一種選擇罷了。

我其實很建議所有的朋友們想想,你現在真的是為了知識而待在大學嗎?還是跟我一樣只是為了那張畢業證書呢?如果跟我一樣,那為何不試試看把休學申請遞出去,也許兩年後你會體認到唸大學的原因,那還可以申請復學,回到校園認真的把知識學習起來,這絕對比在大學混四年有意義不是嗎?並不是讓自己無路可退,而是試試看一條不一樣的路。

此時的心情,其實比較像是提早畢業,從此之後我不能再用學生當保護傘了,要真正面對這個社會的考驗,必須要證明自己的能力,才能獲得工作和薪水,獲得生存下去的權力,說真的,還蠻期待的。

在〈唸大學,可以是選擇,而非必經之路〉中有 3 則留言

  1. Hi Coder,偶然在臉書看到你的文章
    巧的是,我和你一樣,著迷於電腦科學,你在台科我在北科
    最大的共同點也是我準備要休學,約莫是大三上的決定,為此我也把我這大三時光大部分拿去投入實習.
    我和你休學的想法也相似,尤其是那些過分看重於學歷的公司實在不值得去.
    接下來你我都要迎接一段新的旅程,祝福你往後精彩不斷
    敬我們跨出的這一步

  2. 我贊同你的想法,
    但是我恰好與你相反,
    可能是因為機械系的關係,
    透過學校的資源與環境,
    對我來說由教授學習理論比較容易,
    自己看機械相關書籍是困難很多的。

    雖然我大學專題是做網際雲端主題,
    但大學畢業前大學專題教授告訴我,
    應該繼續深入學習機械然後跨領域學習程式,
    因為機械的知識是很從中難跨入的,
    我當時也沒想太多就相信教授,
    現在深刻體會到跨領域是更加有Power的,
    尤其工業4.0來臨,機械勢必上雲端,
    也許你也可以試著找到自己的第二興趣或專長,
    開創屬於你自己的人生。

發佈回覆給「Jacky.Tu」的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